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告栏

2024年度沧州市运河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25   来源:

                                     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逐渐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现将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高法治思维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区长坚持以身作则,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率先垂范、依法办事,亲自研究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导落实。

全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担负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履行法治建设情况报告义务,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于每年底向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提交述法报告。制发《运河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每年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和学法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单位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培训等重点学习内容。每年组织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宪法法律考试。完善会前学法制度,按照会前学法计划开展常务会前学法,今年共开展会前学法23次。

    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依法决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定并动态更新《运河区现行有效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合法性审查。落实政府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法律顾问按要求参加政府常务会和各类专题性会议,对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及重要合同、协议,进行审核把关、集体论证,提出法律意见,2024年以来提供合法性审查意见42条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发全区实施方案,明确区、镇办两级执法监督机构及职能,逐步建立健全全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对全区行政执法机关的罚没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并对全区29个符合规定的机关核发了罚没许可证建立健全镇办与区直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移送与协调协作机制,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对赋权乡镇和街道的行政处罚事项进行评估调整,优化镇办综合执法效能。

加强执法培训。开展新增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全区16个执法单位执法人员报名,考试通过69人。全区554名持证执法人员年检考试,通过479人,通过率为86.5%。全区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文明柔性执法、自由裁量标准适用、规范执法案卷等主题,组织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集中培训活动4次,累计700余人次参加培训。

    提升行政复议与应诉水平。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大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办理力度,今年以来共受理复议案件99件,办理应诉案件37件,对市政府答复案件3 件。

     三、做强普法宣传,凸显法治服务质效

深化“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为宣传重点,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居民)等重点群体的学法用法,开展相关线下普法活动20余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册万余册。持续打造“运河普法微课堂”品牌。今年,邀请专业律师录制普法短视频46期,每周通过新媒体渠道广泛发布。搭建法治文化新阵地。在西环中街街道育才路社区西侧打造“民法典长廊”并投入使用,成为运河区普法的新法治文化阵地。

四、聚焦利企便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区设立5个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强化企业对执法行为的监督,促进执法水平提升。成立涉企行政复议区工商联联系点,加强行政复议依法化解涉企行政争议工作。开展“律企同行 法护营商”专项法治体检活动,邀请专业律师为30多家小微企业主带去法律服务。

打造“全国统一企业开办平台”、“智慧印章”、“一端通办”试点,开设了“7x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有效提高了政务时效。同时,通过“县乡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一码通”、“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最大限度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其中,设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被《河北经济日报》、《沧州晚报》报道。“大运河文化商业园区”作为省级信用试点,促进了企业发展与诚信建设有机融合,被人民网、河北日报、沧州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每年制定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依法依规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相结合,深化“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市场监管方式,积极扩大跨部门联查范围,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经营,为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公平便捷的营商环境。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及时更新《运河区免罚事项清单》《运河区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并在政府网站公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充分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走访约谈等方式,加大行政指导力度。

     五、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法律服务

扎实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中枢,以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骨干,为群众提供细致暖心的法律服务,今年累计接待来电来访法律服务咨询390余人次

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在开展扩面宣传的同时,积极探索“跨区域法律援助”新方式解决辖区内律师资源不足,法律援助队伍力量相对薄弱问题确保法援工作高质量开展,今年已完成法律援助案件269件。

积极开展新入职律师基层实践锻炼。以西环司法所为试点,探索“司法所+律师”新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新入职律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不断创新青年律师培养方式,把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有效延伸,推动全青年律师培养和基层司法所工作水平双突破。

六、提高调解质量,强化基层矛盾化解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高质量调解年专项活动”,提升调解工作质效。组织人民调解员和司法所长各类调解技能法律知识培训8次,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能力。组织金牌调解员培树评定工作,我区1人被省司法厅授予金牌调解员荣誉。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753件。   

七、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虽然我区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执法队伍人员法律素养参差不齐,法律知识储备有待提高;二是虽然按上级要求完成行政执法监督改革,但是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八、下一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是持续推进“八五”普法。不断加强新媒体普法工作,刚性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高质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做好“宪法宣传周”活动,积极构建大普法格局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二是持续推进全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加强网上巡查及案卷评查效果,增强执法监督力度,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加强对乡镇执法队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工作效能

三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持续开展好系列法律服务活动,着力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专项行动,聚焦重点群体开展深度服务,积极主动为社会各界提供更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关于本站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17-3024821 网站标识码:1309030003

冀ICP备08005834号-2 沧公备1309030200025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zsyhqwxb@163.com

党政机关图标